水泥助磨剂研究中需要注意的问题
随着国内预拌(商品)混凝土的逐步普及,混凝土外加剂已成为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组分。混凝土外加剂本身是一个系列,包括了减水剂(萘系、聚羧酸系、脂肪族、氨基系)、缓凝剂、早强剂、减缩剂、防冻剂、抗氯离子硫酸盐腐蚀剂,甚至最大量应用的复合品泵送剂等等。而水泥助磨剂代替不了混凝土外加剂,两者所起的作用不同,因此,我们在研究水泥助磨剂时要注意一些问题。
首先是水泥与混凝土外加剂的适应性问题。可以说,这是混凝土质量控制工程师们最为关注的问题,因为它直接影响到单方混凝土的成本、预拌混凝土的顺利施工和成型后的混凝土质量。
水泥助磨剂里面加入的部分早强激发剂是要有选择性的,最好是“后续激发”,也就是水化反应中后期激发混合材或者掺和料的强度,而水泥的早期强度靠水泥细度和颗粒级配的改善而提高。掺入助磨剂后的水泥最起码要与混凝土外加剂适应性良好,以不危害水泥本身的性能、不影响钢筋混凝土的耐久性为前提。
其次,水泥是半成品,钢筋混凝土才是最终产品,不能什么都往水泥里面加。长期以来,我国的水泥和混凝土产业分属于不同的行业管理,造成了水泥是最终产品的错觉。其实,水泥只是普通混凝土里的一种原材料,很多特殊混凝土可以靠后续的混凝土外加剂来解决。
钢筋混凝土与其所处的环境是一完整体系,我们材料科学研究工作者及水泥、混凝土、高分子材料、电化学防腐蚀等研究方向的工作者,在研究这一体系中的某些问题的时候,一定要考虑到全局,注意学科的交叉和各材料之间的相容性,进而才能获得正确的结论和成果。
再有,就是助磨剂在液体掺量为0.02%~0.15%或粉体掺量为0.2%~0.5%条件下,通常保持相同的水泥强度等级,选择合适的混合材及混合材搭配比例,水泥熟料可以降低3%~10%,混合材总量可以提高3%~10%,这样水泥企业就有了更多盈利的空间,水泥企业应用助磨剂的积极性也就越来越大。但随着水泥助磨剂企业之间竞争的加剧,部分企业之间出现了一种竞相研究大量降低水泥熟料的助磨剂倾向。而笔者认为:在相同的水泥强度等级条件下,仅仅依靠助磨剂来实现大量降低水泥熟料(>10%)的愿望是不现实的,特别是在将来对助磨剂产品本身的质量控制越来越严格的条件下。
尽管国家水泥新标准规定助磨剂掺量不大于0.5%,但有效助磨组分的数量是足够的。粉体助磨剂的最大优势是可以有效利用工业废渣作为激发助磨组分,同时该产品的性价比也具有一定优势,在国内仍然具有一定的市场空间。
下一篇:使用水泥助磨剂能带来哪些效益
上一篇:没有了